
關於北帝的專業插圖
跑馬地廟歷史背景
跑馬地廟(正式名稱為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係香港島歷史最悠久嘅廟宇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期。根據2025年最新考證,呢間廟最初係由附近嘅漁民同村民集資興建,主要奉祀北帝(即玄天上帝)同譚公,後來再加入天后(又稱天妃)嘅神位,形成三神共祀嘅獨特格局。廟內仲有供奉六十太歲、地藏菩薩同城隍等神祇,反映咗香港民間信仰嘅多元融合特色。
關於建廟緣起,民間流傳兩個版本:一說係1860年代,跑馬地一帶爆發瘟疫,居民為求平安而建廟鎮煞;另一說則與古洞水塘有關,當年水塘工程破壞風水,村民遂立廟祭祀北帝以平衡地氣。無論邊個版本屬實,呢間廟都見證咗香港從漁村發展成國際都市嘅歷程。值得一提嘅係,廟內保存咗光緒年間嘅銅鐘同百年香爐,呢啲建築與文物唔單止具宗教意義,更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吸引唔少研究民俗學嘅學者到訪。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北帝誕同四月八日譚公誕,廟方都會舉辦大型賀誕活動,包括神功戲、巡遊、舞獅同舞龍,場面非常熱鬧。特別係北帝誕期間,信眾會抬住北帝神像出巡,沿途仲有道士誦經祈福,成為跑馬地區年度盛事。近年廟宇亦加入新元素,例如與印度教徒合作舉辦文化展覽,展現香港宗教共融嘅精神。
廟宇重建歷史亦值得一講:原本嘅廟宇結構簡單,直到1920年代先擴建成今日嘅兩進式格局,主殿供奉北帝同譚公,側殿則祀奉天后。1950年代加建太歲殿,2000年後更進行過大規模修復,保留咗傳統嶺南建築嘅青磚灰瓦特色,同時加入防潮同抗震設計。而家廟內仲有六祖慧能同呂祖嘅畫像,反映佛道文化嘅交融。
對信眾敬拜嘅朋友嚟講,呢度嘅六十太歲殿尤其受歡迎,每逢新年都有大批市民嚟「攝太歲」。廟方近年更推出電子化服務,例如網上預約祈福牌位,結合傳統與現代需求。作為香港罕見同時供奉海神(天后)、戰神(北帝)同地方神(譚公)嘅文化景點,跑馬地廟唔單止係宗教場所,更係認識本土歷史嘅活教材。

關於北帝譚公廟的專業插圖
譚公誕2025最新活動
譚公誕2025最新活動
2025年譚公誕即將喺跑馬地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盛大舉行,作為香港傳統節慶之一,今年嘅賀誕活動更加豐富多元,吸引唔少信眾同遊客參與。神功戲同巡遊依然係重頭戲,廟方特別邀請咗知名粵劇團演出,演戲賀誕之餘,仲會加入現代元素,例如LED舞台效果,令傳統文化更貼近年輕一代。巡遊路線會圍繞廟宇一帶,沿途有舞獅、舞龍隊伍助興,仲會經過古洞水塘附近,寓意風調雨順。
今年特別值得留意嘅係,廟方為咗紀念譚公同北帝(玄天上帝)嘅神恩,新增咗「六十太歲祈福儀式」,信眾可以喺廟內參拜太歲,祈求化解流年煞氣。另外,廟宇嘅建築與文物亦會喺活動期間開放參觀,例如歷史悠久嘅天后(天妃)神像同地藏菩薩像,讓大家深入了解建廟緣起同文化背景。
對於鍾意熱鬧嘅朋友,今年嘅賀誕活動仲設有市集,售賣傳統手工藝品同特色小食,例如平安符同齋菜。廟方亦安排咗專人講解奉祀神祇嘅故事,包括呂祖、城隍同六祖慧能等,讓參與者唔單止可以敬拜,仲可以學到更多宗教知識。
最後,提醒大家,由於活動期間人流較多,建議提早到場,尤其係想參與信眾敬拜儀式嘅朋友。廟宇亦提供網上預約服務,方便大家安排時間。2025年譚公誕絕對係一個集宗教、文化同娛樂於一身嘅盛事,無論係本地人定係遊客都唔好錯過!

關於天后的專業插圖
廟宇開放時間指南
跑馬地廟宇開放時間指南
如果你計劃去跑馬地參拜北帝譚公廟或者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一定要記低開放時間,免得白行一趟!跑馬地嘅廟宇群歷史悠久,奉祀多位神祇,包括北帝、天后、譚公同玄天上帝等,每日開放時間都唔同,尤其係節慶期間仲會有特別安排,例如賀誕活動或者神功戲演出時段。
平日開放時間:
大部分跑馬地廟宇,例如天后廟同北帝譚公廟,通常朝早8點開門,下晝5點關門。不過,部分細規模嘅廟宇(例如供奉地藏菩薩或城隍嘅偏殿)可能會晏啲開或者早啲閂,建議出發前查清楚。節慶特別安排:
每逢賀誕(例如北帝誕、天后誕),廟宇會提早開放(可能朝早6點)兼延遲關門(夜晚8點後),方便信眾參與巡遊、舞獅同演戲賀誕。2025年嘅天后誕預計喺5月舉行,到時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會人頭湧湧,想避開人潮可以揀平日朝早去。夜間參拜注意:
雖然主殿通常天黑前關門,但部分廟宇(例如供奉呂祖或六祖慧能嘅區域)會喺農曆初一、十五開放夜間參拜,最遲去到夜晚9點。不過,夜間光線較暗,建議結伴同行,尤其係去古洞水塘附近較僻靜嘅廟宇。印度教徒同其他信仰安排:
跑馬地廟宇群亦有少量供印度教徒參拜嘅區域,開放時間可能與傳統廟宇唔同,通常跟隨節日或預約制。如果想參觀呢類特殊區域,最好事先聯絡廟方查詢。文物保護時段:
部分廟宇(例如有六十太歲壁畫或建築與文物展區)會設有限時開放,例如每日只有上晝10點至12點、下晝2點至4點可以入內參觀,其他時間只開放外圍參拜。呢類安排常見於廟宇重建後嘅新規,2025年開始實施,記得預留時間。
實用小貼士:
- 農曆新年、端午節等大節日,廟宇可能全日開放,但人潮極多,建議避開正日。
- 如果想睇舞龍或神功戲,可以留意廟外公告,通常會標明表演時段(例如北帝誕下晝3點)。
- 部分廟宇(如供奉天妃嘅側殿)可能逢週一休息,計劃行程時要留意。
記住,跑馬地嘅廟宇唔單止係文化景點,仲係信眾敬拜嘅重要場所,尊重當地規矩(例如唔好喺殿內影相)同埋跟足開放時間,參拜體驗會更加順利!

關於玄天上帝的專業插圖
八達通捐款教學
八達通捐款教學
想支持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嘅香火傳承同廟宇維護?而家透過八達通捐款超方便!無論係為咗北帝、天后定係譚公賀誕,定係想參與神功戲、巡遊等賀誕活動,善信都可以用八達通輕鬆捐款,唔使再特登帶現金。以下係詳細教學同注意事項,等你可以快速完成捐款,支持廟宇文化。
1. 捐款步驟
- 步驟一:確認捐款點
廟內設有八達通讀卡器,通常擺放喺正殿側邊或功德箱附近,部分大型賀誕活動(如演戲賀誕或舞獅儀式)期間,廟方會加設流動捐款站。
- 步驟二:拍卡捐款
將八達通卡貼近讀卡器,螢幕會顯示預設捐款金額(一般為$20、$50、$100),亦可自訂其他金額。部分廟宇仲支援「嘟一嘟」即捐固定$10,方便細額捐助。
- 步驟三:確認交易
聽到「嘟」聲後,螢幕會顯示「交易成功」,同時廟方嘅系統會記錄捐款,用於奉祀神祇或廟宇重建等用途。
2. 捐款用途解析
你嘅捐款會直接幫助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營運,包括:
- 維護文物:修復廟內建築與文物,例如北帝神像、六十太歲壁畫等。
- 支持活動:資助賀誕期間嘅舞龍、神功戲等開支,延續傳統文化。
- 日常開支:水電、清潔等基本費用,確保廟宇作為文化景點長期開放。
3. 小貼士
- 查詢紀錄:部分八達通App可查閱交易紀錄,方便對賬。
- 團體捐款:如果想以公司名義捐款,可直接聯絡廟方安排大額八達通轉賬。
- 結合參拜:捐款後不妨誠心參拜玄天上帝或地藏菩薩,感受廟宇寧靜氛圍。
4. 常見問題
- Q:八達通捐款有冇收據?
A:可以喺捐款後向廟方職員索取手寫收據,電子收據需預先登記。
- Q:海外遊客可以用八達通嗎?
A:可以!遊客八達通一樣適用,但記得增值足夠金額。
用八達通捐款,唔單止方便,仲可以即時支持信眾敬拜嘅空間同傳統活動。下次去參拜呂祖或城隍,不妨試吓呢個快捷方法,為建廟緣起嘅歷史出一分力!

關於譚公的專業插圖
交通攻略:巴士小巴
交通攻略:巴士小巴
想去跑馬地廟參拜北帝、天后同譚公?交通其實好方便,尤其係搭巴士同小巴,無論你由港島定九龍過嚟都冇難度!跑馬地一帶有齊多條巴士線同專線小巴,直達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附近,仲可以順便去埋其他景點,例如古洞水塘或者附近嘅文化景點。
港島區出發:
- 巴士:
- 城巴1號、5B、10號同19號都可以喺跑馬地總站落車,行過去廟宇只需5分鐘。特別係19號,由北角碼頭開出,途經銅鑼灣,適合東區居民。
- 如果想快啲,可以搭隧巴109(中環↔何文田)或113(堅尼地城↔彩虹),喺跑馬地馬場站落車,再行10分鐘就到。
- 小巴:
- 綠頂專線小巴30同31號係跑馬地居民嘅「街坊車」,由銅鑼灣(希慎廣場附近)開出,直達黃泥涌道,落車後行3分鐘就到廟宇。小巴班次密,尤其適合趕住去參加賀誕活動嘅信眾。
九龍同新界出發:
- 巴士:
- 隧巴101(觀塘↔堅尼地城)、111(坪石↔中環)同117(深水埗↔跑馬地)都經跑馬地,其中117總站就喺跑馬地,落車後行5分鐘即到。
- 如果由新界過嚟,可以搭九巴968(元朗↔銅鑼灣)或978(上水↔灣仔),喺銅鑼灣轉乘上述巴士或小巴。
- 小巴:
- 紅頂小巴「銅鑼灣↔旺角」線可以喺堅拿道西落車,再行去搭跑馬地專線小巴,全程約20分鐘。
特別日子交通安排:
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北帝誕同三月廿三天后誕,跑馬地一帶會有巡遊同神功戲,巴士公司可能會加密班次。例如城巴會加開特別班次(如1號短途車),而小巴30號亦會延長服務時間。建議避開正日高峰期,或者預早半小時出發,以免塞車影響參拜行程。
貼士:
1. 如果計劃參拜六十太歲或地藏菩薩,可以順便搭巴士去附近嘅廟宇,例如灣仔北帝廟或上環文武廟,用同一日車票(如城巴「全日通」)慳錢又方便。
2. 跑馬地廟宇群附近有唔少奉祀神祇,例如玄天上帝同呂祖,建議預留半日時間慢慢行。
3. 搭小巴記得按鐘落車,尤其係綠頂30號,司機唔會每站必停!
最後提提你,2025年港島南港島線西段通車後,可能會有新巴士線調整,出發前最好查吓最新路線。而家嘅交通已經夠晒方便,無論係去敬拜定參觀建築與文物,巴士小巴都係首選!

關於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的專業插圖
跑馬地廟參拜須知
跑馬地廟參拜須知
如果你計劃去跑馬地嘅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參拜,有幾點重要事項要記住,尤其係呢度奉祀多位神祇,包括北帝(玄天上帝)、譚公、天后(天妃)、六十太歲等,參拜流程同禁忌都有唔同。
跑馬地廟係香港少數同時供奉北帝同譚公嘅廟宇,仲有天后廟部分,所以參拜時最好跟住傳統順序:
- 先拜北帝(主神),祈求平安同驅邪避災;
- 再到譚公區,尤其係漁民同航海人士會特別敬拜;
- 最後到天后廟,天后(天妃)係海上守護神,適合求旅途平安或生意興隆。
廟內仲有六十太歲同地藏菩薩等神位,信眾可以按個人需求參拜。
- 供品:北帝喜歡齋菜、生果(避免梨同蕉),而譚公傳統上會供奉燒肉或白酒。如果想拜天后,可以帶鮮花或甜點。記住,所有供品都要新鮮,唔好帶隔夜或破損嘅物品。
- 衣著:廟宇係莊嚴地方,避免穿著太暴露或鮮艷(例如全紅),簡單素色衣物最穩陣。
跑馬地廟每年都有多個賀誕活動,例如:
- 北帝誕(農曆三月初三):會有神功戲同巡遊,信眾可以睇到舞龍、舞獅表演;
- 譚公誕(農曆四月初八):傳統上會有演戲賀誕,仲有派發平安米嘅儀式;
- 天后誕(農曆三月廿三):漁民同商戶會組隊來參拜,場面熱鬧。
如果撞正呢啲日子,最好早啲到,因為人多擠迫,而且部分儀式(例如神功戲)可能會限人流。
- 拍照禁忌:雖然廟內建築好有歷史價值(例如清代文物),但影相前最好問吓廟祝,尤其係神像正面可能唔畀影。
- 香燭規矩:通常廟方會提供環保香,自己帶嘅話,避免用超粗嘅香,三支為佳。點香後記得用手搧熄,唔好吹熄。
安靜參拜:跑馬地廟附近有住宅區,所以大聲喧嘩或打電話都唔適合。
太歲:如果你犯太歲,可以去六十太歲區拜自己嘅當值太歲,記得帶埋出生年份資料。
- 祈福牌:廟內有祈福區,可以寫低願望掛上去,但記住唔好寫負面字句。
- 印度教徒參拜:由於跑馬地有唔少印度教徒居住,廟方對外來文化較包容,但非華人信眾參拜時最好跟返本地習俗。
跑馬地廟鄰近古洞水塘,參拜完可以順便去行吓,環境清幽。另外,廟宇曾經歷重建,建築融合傳統嶺南風格,留意屋頂嘅陶塑同壁畫,都係值得欣賞嘅文化景點。
記住呢幾點,參拜時就唔會失禮,亦可以更深入了解香港嘅廟宇文化!

關於六十太歲的專業插圖
附近景點一日遊
跑馬地廟作為香港具歷史價值的廟宇,周邊其實仲有唔少值得一日遊嘅文化景點,無論係想感受傳統信仰定係自然風光都包羅萬有!首先推薦大家去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呢度同時奉祀北帝、譚公同天后,仲有六十太歲神位,每逢農曆三月三北帝誕,廟前會上演神功戲同舞獅巡遊,信眾敬拜場面非常熱鬧。如果對道教文化有興趣,可以順路參拜主祀玄天上帝嘅廟宇,佢同北帝其實係同一尊神祇嘅唔同稱呼,廟內保存嘅清代銅鐘同木雕神像都係難得一見嘅建築與文物。
往東行15分鐘就到古洞水塘,呢個隱世秘境係唔少人郊遊打卡熱點,沿途仲可以見到印度教徒舉行祭祀嘅小神龕,反映香港多元信仰特色。想深度體驗民俗?不妨揀賀誕活動期間到訪,例如農曆四月八譚公誕,成個跑馬地都會有演戲賀誕同舞龍隊伍,仲有傳統巡遊儀式,記得預早查定2025年嘅具體日期!另外,附近仲有供奉呂祖(呂洞賓)嘅道觀同地藏菩薩廟,後者嘅城隍殿特別靈驗,好多人都專程來求平安符。
小貼士:
- 如果時間有限,建議早上參觀天后廟(天妃係天后別稱)同北帝譚公廟,下晝去古洞水塘行山
- 農曆節慶時可以睇到奉祀神祇嘅完整儀軌,例如六祖慧能誕辰日會有特別誦經法會
- 部分廟宇進行過廟宇重建,好似主殿屋頂嘅陶塑故事裝飾就係2025年新修復嘅
最後提提你,跑馬地一帶嘅廟宇群仲保留咗好多鮮為人知嘅故事,例如建廟緣起多數同清代漁民避風有關,而家仲可以喺牆上碑文搵到記載。如果想避開人潮,平日朝早9點前係最佳參拜時段,順便感受廟宇寧靜嘅一面。記住著舒適嘅鞋,因為石板路同上山小徑都比較陡斜㗎!

關於六祖慧能的專業插圖
廟宇建築特色解析
跑馬地廟宇群中最具代表性嘅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係香港少見嘅多神共祀建築典範。呢座廟宇最大特色係將北帝(玄天上帝)、譚公同天后(天妃)三種信仰融合喺同一空間,建築佈局採用「三進兩院」傳統嶺南風格,正殿供奉嘅六十太歲神龕更係全港罕見嘅彩瓷浮雕設計,每尊太歲像旁邊仲刻有對應生肖同守護方位,信眾敬拜時可以根據自己生辰快速搵到主護神。
建築細節解析:
- 屋頂裝飾:採用雙層歇山頂配琉璃瓦,正脊有「二龍爭珠」石灣陶塑,龍身用咗超過200塊可拆卸嘅青花瓷片拼接,方便賀誕活動前拆卸清洗。特別係北帝殿屋頂嘅「鯉魚吐珠」脊飾,象徵「鯉躍龍門」,同古洞水塘嘅風水傳說有關。
- 神龕結構:譚公殿內保留咗1925年重建時嘅坤甸木透雕神龕,上面刻有《六祖慧能壇經》經文片段,而天后殿嘅神樓就用咗潮州金漆木雕技術,刻滿「媽祖護航」故事場景。
- 融合元素:廟內地藏菩薩像底座暗藏印度教徒常用嘅「卍」字紋,反映當年建廟緣起時嘅多元文化交融。城隍殿側邊嘅呂祖畫像更用咗少見嘅「潑墨貼金」技法,係1920年代廣州匠人嘅獨門手藝。
文物與現代適應:
2023年完成嘅廟宇重建工程,特別保留咗原有嘅花崗石柱礎同麻石門框,但加裝咗LED燈帶突出雕刻細節。而家信眾敬拜時,可以透過掃描二維碼睇到1920年巡遊舊照同建築解說。值得一提係,廟方每年演戲賀誕都會喺中庭搭建臨時竹棚戲台,沿用「一柱香」傳統——即係用一支大香燃燒時間(約3小時)作為神功戲嘅演出長度標準,呢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嘅操作細節,吸引唔少年輕人去考究。
文化活動互動設計:
每逢北帝誕同天后誕,廟埕會變身成「非遺展演區」,例如:
- 舞獅隊要按傳統踩過由古洞水塘運來嘅「七星石」陣
- 賀誕活動中嘅「搶花炮」環節,改用環保紙炮筒設計
- 巡遊路線會特別經過跑馬地現存最老嘅印度教徒聚居區,展現社區共融
呢啲設計唔單止保留奉祀神祇嘅傳統功能,更將廟宇轉化成活態文化景點。而家去參觀,仲可以喺側殿睇到1925年建廟時用嘅「風水羅盤」原件,上面刻有當年堪輿師對黃泥涌地形嘅註解,解釋點解要將玄天上帝像面向東南方——原來同阻擋維港煞氣嘅風水佈局有關。

關於印度教徒的專業插圖
2025年節慶日程
2025年節慶日程
跑馬地廟(即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作為香港重要嘅宗教文化景點,每年都會舉辦多場大型賀誕活動,吸引大批信眾同遊客參與。2025年嘅節慶日程已經出爐,以下係詳細安排同亮點分析,幫你plan好行程,體驗最地道嘅廟宇文化!
- 北帝誕(農曆三月初三,即2025年3月31日):作為主奉玄天上帝(北帝)嘅廟宇,呢日會舉行盛大嘅神功戲同巡遊,信眾可以參拜六十太歲,祈求消災解厄。廟方仲會安排舞龍舞獅助興,氣氛熱鬧。
譚公誕(農曆四月初八,即2025年5月5日):紀念譚公嘅誕辰,活動包括傳統粵劇表演(演戲賀誕)同祈福儀式。特別值得一提嘅係,廟內保存嘅譚公神像同歷史文物,會喺呢段時間開放俾公眾近距離參觀。
天后誕(農曆三月廿三,即2025年4月20日):天后廟部分會舉辦海上巡遊,信眾會向天妃(天后)獻香,祈求漁獲豐收同航海平安。近年更加入現代元素,例如LED花燈裝飾,吸引年輕一代參與。
- 呂祖誕同地藏菩薩誕:分別喺農曆四月十四(2025年5月31日)同七月三十(2025年9月21日)舉行,雖然規模較細,但信眾敬拜嘅誠意不減,廟方會提供免費齋菜結緣。
跑馬地廟嘅獨特之處在於佢嘅多元文化背景。2025年節慶中,廟方首次與印度教徒合作,喺古洞水塘附近舉辦聯合祈福儀式,象徵跨宗教和諧。另外,城隍祭祀活動(農曆五月廿八,即2025年7月13日)亦會加入互動環節,例如讓遊客體驗傳統判官儀式,加深對民間信仰嘅理解。
- 交通安排:節慶期間跑馬地一帶會實施封路,建議乘搭電車或巴士到附近再步行。
- 參拜禮儀:記得帶備鮮花同水果作為供品,避免拍攝神像正面,以示尊重。
- 深度體驗:如果想避開人潮,可以選擇賀誕活動嘅首日或尾日到訪,仲有可能遇到廟宇重建後嘅特別導賞團。
2025年嘅跑馬地廟節慶,無論係奉祀神祇嘅傳統儀式,定係結合現代元素嘅賀誕活動,都值得你mark低日子,親身感受香港獨有嘅廟宇文化!

關於古洞水塘的專業插圖
線上預約參觀流程
線上預約參觀流程
想參觀跑馬地嘅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而家透過線上預約系統就可以輕鬆搞掂!2025年最新嘅預約流程非常方便,尤其係想避開賀誕活動或神功戲期間嘅人潮,或者計劃參拜北帝、天后、譚公等奉祀神祇嘅信眾,提前預約就唔使排長龍。
首先,你可以透過廟宇官方網站或指定嘅預約平台(例如「香港廟宇通」App)進行登記。系統會顯示可預約時段,包括平日同巡遊、演戲賀誕等特別節慶日子。選擇日期後,需要填寫基本資料,例如姓名、聯絡電話同參觀人數(每組最多6人)。特別提醒:如果想參拜六十太歲或六祖慧能神像,記得喺備註欄注明,廟方會安排導賞員講解相關文化背景。
預約成功後,你會收到確認電郵同SMS,內附QR Code。參觀當日,只需喺廟宇入口處掃碼即可入場。2025年新設嘅「智能導覽」功能仲可以透過手機聽取廟宇介紹,包括建築與文物嘅歷史,例如古洞水塘時期嘅建廟緣起,或者玄天上帝與地藏菩薩嘅信仰淵源。
注意事項:
- 預約時段分為上晝(9:00-12:00)同下晝(2:00-5:00),賀誕活動期間可能加開夜間時段。
- 若果遇上舞獅、舞龍等表演,廟方會提前通知預約者,並開放特定區域俾信眾觀賞。
- 參拜城隍或呂祖嘅信眾,建議預約早上時段,傳統上認為晨早祈福更靈驗。
如果臨時有事未能到訪,記得至少提前一日取消預約,否則可能影響下次預約資格。另外,2025年廟宇推行環保政策,鼓勵信眾自備香燭,減少浪費。線上預約系統亦會顯示「綠色參拜」提示,例如避開高峰期或選擇電子祈福牌。
最後,想深度體驗文化景點?可以預約導賞團,由資深廟祝帶領講解奉祀神祇嘅故事,例如天妃信仰點樣傳入香港,或者印度教徒與本地廟宇嘅文化交流。導賞團名額有限,建議提早兩星期預約,尤其係節慶前後,需求極大!

關於呂祖的專業插圖
廟宇文化深度遊
廟宇文化深度遊絕對係跑馬地嘅隱藏玩法!唔少人以為廟宇只係拜神嘅地方,但其實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呢類百年古蹟,蘊藏住地道文化同歷史故事。如果你想體驗真正嘅「神級」深度遊,可以跟住以下攻略:
首先,建築與文物絕對係重點!北帝譚公廟嘅青磚陶塑同木雕神龕,保留咗清末嶺南廟宇特色,尤其係正殿供奉嘅北帝(即玄天上帝)同譚公神像,雕刻精細到連甲冑紋理都清晰可見。而隔離嘅天后廟就奉祀住天后(天妃),門口對聯仲記載咗當年漁民捐建嘅歷史。建議用手機掃描廟內QR code,有AR功能還原1900年代嘅廟宇重建過程,連印度教徒當年點樣參與修建都有講到!
如果想感受活文化,一定要mark實賀誕活動日程。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北帝誕,跑馬地會上演全港最盛大嘅神功戲,連續三日嘅演戲賀誕吸引過萬信眾,仲有舞獅、舞龍巡遊隊伍由古洞水塘出發,一路打鑼打鼓到廟前。而農曆四月八日譚公誕更特別,廟方會請出六祖慧能畫像同六十太歲星君牌位一齊供奉,見證佛道融合嘅獨特傳統。
奉祀神祇背後嘅故事都好值得深挖。例如點解北帝腳踏龜蛇?原來同道教「北方真武」傳說有關;而譚公旁邊嘅地藏菩薩像,就反映咗香港廟宇「一廟多神」特色。資深廟祝話齋,疫情後後生仔對呂祖同城隍呢類冷門神祇興趣大增,所以而家每月都有導賞團講解點解呢度會同時拜到儒釋道三教神明。
最後推介兩個秘點: - 廟後小徑有塊光緒年間「古洞水塘」界碑,見證跑馬地食水歷史 - 每年盂蘭節前後,廟內會展出罕見嘅紙紮六十太歲神袍,手工精細到連玉珮裝飾都做到足
記住,深度遊關鍵在於互動!不妨學本地人咁帶備鮮花果品信眾敬拜,或者參加工作班親手紮作賀誕用嘅龍獅頭。而家仲有新玩法,用手機App對住廟內文物掃描,就會彈出建廟緣起動畫,連1925年點樣避過拆遷都睇到!

關於地藏菩薩的專業插圖
跑馬地廟靈驗傳說
跑馬地廟靈驗傳說
講到跑馬地廟嘅靈驗事蹟,首先要提嘅一定係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呢間廟宇歷史悠久,唔少信眾都話求籤問卜、祈福消災都特別靈驗。尤其係主祀嘅北帝(又稱玄天上帝)同譚公,據傳北帝專管水患同鎮煞,而譚公就庇佑漁民同航海平安,所以每逢農曆三月初三北帝誕同四月初八譚公誕,廟內外都會擠滿信眾敬拜,仲會舉辦神功戲同巡遊等賀誕活動,熱鬧到不得了。有老一輩街坊仲話,早幾十年古洞水塘一帶成日水浸,後來村民誠心祈求北帝保佑,果然水患減少,自此北帝香火更加鼎盛。
另一樣靈驗嘅傳說同六十太歲有關。廟內設有太歲殿,供奉六十位太歲神,好多運程唔順或者犯太歲嘅人都會專程嚟拜太歲。有商人分享過,2025年頭佢生意失利,跟住朋友介紹嚟拜太歲,點知幾個月後真係接到大單,佢堅信係太歲爺暗中幫忙。至於天后廟部分,主祀天后(又稱天妃),自古以來都係漁民同航海者嘅守護神,有船家話出海前嚟上香祈求平安,次次都順風順水,連大風浪都避得過,所以天后香火長年唔斷。
除咗北帝、譚公同天后,廟內仲供奉咗地藏菩薩、城隍同呂祖等神祇,各有靈驗傳說。例如地藏菩薩超渡亡靈好出名,唔少人會嚟為先人祈福;而呂祖就係道教神仙,相傳求健康同智慧特別靈,有學生考試前嚟拜呂祖,結果成績出乎意料咁好。至於六祖慧能嘅神位,雖然唔係主神,但禪宗信眾都會專程嚟參拜,認為可以開智慧。
值得一提嘅係,跑馬地廟嘅建築與文物本身都充滿靈氣。廟內保存咗唔少清代同民國時期嘅文物,例如古鐘、碑刻同神像,有風水師傅話呢啲文物經歷百年香火,已經有靈性,所以參拜時誠心嘅話,願望更容易達成。另外,廟宇曾經歷廟宇重建,但重建後依然保留傳統風格,信眾都話感覺神靈依然鎮守,冇因為改建而影響靈氣。
最後,跑馬地廟仲有一個特色,就係吸引咗唔同宗教背景嘅人嚟參拜,甚至連印度教徒都會嚟祈求平安,可見呢度嘅靈驗傳說已經跨越文化界限。無論係本地人定遊客,只要誠心祈福,好多人都話感受到神明顯靈,難怪呢度成為香港其中一個最出名嘅文化景點同信仰中心。

關於城隍的專業插圖
善信參拜心得分享
善信參拜心得分享
跑馬地嘅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一直係本地同海外善信嘅熱門參拜地點,尤其係每逢賀誕活動,廟宇周邊都會擠滿虔誠嘅信眾。有善信分享,佢哋通常會先向北帝(即玄天上帝)上香,祈求家宅平安同事業順利,之後再去參拜譚公同天后(又稱天妃),希望保佑出海平安同生意興隆。唔少人話,呢度嘅香火特別靈驗,尤其係每年農曆三月初三嘅北帝誕,廟方會舉辦神功戲同巡遊,場面非常熱鬧,吸引大批市民同遊客參與。
一位長期參拜嘅老信徒提到,佢每次都會帶備生果、鮮花同金銀衣紙嚟供奉,特別係向六十太歲祈福,認為咁樣可以化解流年不利。佢仲強調,拜完北帝譚公廟後,記得要行去旁邊嘅天后廟參拜,因為兩者嘅神明各有專長,北帝主掌辟邪鎮煞,而天后就專保海上安全,兩邊都拜先至圓滿。另一位年輕善信就分享,佢鍾意喺廟宇嘅建築與文物前打卡,尤其係廟內保存嘅古舊匾額同雕刻,覺得呢啲唔單止係宗教場所,仲係好有歷史價值嘅文化景點。
對於想深度體驗廟宇文化嘅人,有善信建議可以參加廟方舉辦嘅演戲賀誕或者舞獅表演,呢啲活動通常會喺賀誕期間舉行,充滿傳統節日氣氛。另外,有印度教徒信徒表示,雖然佢哋主要信奉唔同宗教,但都會嚟呢度感受香港多元信仰嘅融合,尤其係廟宇附近嘅古洞水塘一帶環境清幽,好適合靜心參拜。
值得一提嘅係,有啲善信會專程嚟拜地藏菩薩同城隍,認為呢啲神明對超度先人同維護社會正義特別靈驗。而對於信奉道教嘅人,廟內亦有供奉呂祖同六祖慧能,滿足唔同信仰需求。總括嚟講,善信們嘅心得都強調,參拜時要保持誠心,同埋要尊重廟宇嘅規矩,例如衣著要端莊、唔好大聲喧嘩等。
最後,有資深信徒提醒,如果想避開人潮,可以揀平日早晨嚟參拜,咁樣環境會清靜啲,更容易同神明「溝通」。而對於第一次嚟嘅人,不妨先了解吓建廟緣起同奉祀神祇嘅背景,咁樣參拜時會更有共鳴。總之,無論係為祈福定係欣賞傳統文化,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都係一個值得深入探索嘅地方。

關於天后廟的專業插圖
廟會市集必買手信
廟會市集必買手信
講到跑馬地廟會市集,最令人期待嘅就係掃手信!無論係拜完北帝、天后定係譚公,信眾都会順手帶返啲特色手信,祈求平安又夠應節。以下就同大家拆解2025年最新嘅廟會市集必買清單,仲有隱藏版嘅文化小知識,等你知道點樣揀得精明又有意義。
1. 開運香囊與平安符
市集最搶手嘅一定係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出品嘅開運香囊,上面繡住玄天上帝或天后聖號,入面裝住寺廟加持過嘅香灰,據講隨身攜帶可以擋煞招福。仲有六十太歲專屬嘅太歲符,2025年犯太歲嘅朋友記得請返張!另外,地藏菩薩同城隍嘅平安符都係人氣之選,款式仲會跟住賀誕活動年年更新,例如今年就加入咗神功戲角色嘅刺繡圖案,限量發售㗎!
2. 傳統糕餅與齋菜
廟會期間,附近攤檔會賣即製嘅賀誕糕點,例如呂祖誕專用的「呂祖壽桃包」,蓮蓉餡加上紅麴染色,寓意健康長壽;仲有天后廟特供嘅「天妃糖」,用蔗糖同桂花熬成,細細粒方便攜帶。如果鍾意鹹食,可以試吓古洞水塘一帶流傳嘅客家茶果,用綠豆餡或花生餡,買返去蒸熱食就最正宗。
3. 手工藝品與宗教文物
想買有紀念價值嘅手信,可以留意檔口賣嘅廟宇主題手工藝,例如:
- 舞獅頭造型嘅鎖匙扣,獅子毛用真絲製成,手工精細;
- 迷你版巡遊用的燈籠,上面畫住六祖慧能或印度教徒信仰嘅圖騰;
- 陶瓷製嘅奉祀神祇小像,例如玄天上帝持劍像,適合放喺神枱供奉。
特別推介今年新出嘅「建廟緣起」故事繪本,用插畫形式講跑馬地廟嘅歷史,連埋建築與文物嘅解密,好適合送俾小朋友認識本土文化。
4. 限定版節慶商品
每逢演戲賀誕或舞龍大日子,廟方會聯乘本地文創品牌推限定商品。2025年焦點係「北帝譚公廟」130週年紀念茶葉禮盒,包裝印有廟宇重建時嘅設計藍圖,茶葉仲用咗信眾敬拜常用嘅沉香調味。另外,天后誕期間會推出刺繡絲巾,圖案係傳統「天妃航海圖」,防潑水材質啱晒戶外活動用。
小貼士:
- 市集開放時間通常跟賀誕日程,建議早上去貨品最齊全;
- 部分手信(如香囊)可以喺廟內奉祀神祇前自行過香爐,增強靈力;
- 現金交易為主,記得帶夠散紙,部分檔口唔收電子支付。
呢啲手信唔止有祝福寓意,仲承載住文化景點嘅獨特故事,下次去跑馬地記得掃貨啦!

關於天妃的專業插圖
無障礙設施指南
無障礙設施指南
如果你計劃去跑馬地廟(即黃泥涌北帝譚公廟及天后廟)參拜或者參加賀誕活動,而同行中有長者、輪椅使用者或行動不便人士,就要留意廟宇嘅無障礙設施。2025年最新評估顯示,呢間廟經過近年嘅廟宇重建工程後,無障礙設施已經提升唔少,但仍有部分位置需要改進。
主要通道:廟宇正門設有斜坡,方便輪椅進出,坡度符合香港無障礙標準。不過要注意,廟內部分區域(例如供奉北帝同天后嘅主殿)因為歷史建築結構限制,地面有輕微高低差,建議輪椅使用者由廟方人員協助進出。
洗手間設施:廟內設有無障礙洗手間,位置鄰近六十太歲殿,空間足夠輪椅轉向,但由於廟宇空間有限,建議高峰期(如神功戲或巡遊期間)提早使用,避免人多擠迫。
參拜安排:主殿供奉玄天上帝同譚公,神壇高度適中,輪椅使用者可直接敬拜;但天后廟側殿嘅天后像擺放較高,廟方提供可移動矮凳供信眾跪拜。如果同行有視障人士,廟內亦有奉祀神祇嘅觸摸導覽牌(附點字說明),介紹六祖慧能、地藏菩薩等神祇歷史。
活動參與:每年演戲賀誕或舞獅表演期間,廟方會劃出無障礙觀賞區,位置靠近古洞水塘方向入口,視線不受阻擋。不過要注意,賀誕活動人多時,輪椅進出可能較慢,建議避開正午高峰時段。
其他細節:
- 廟宇範圍內有清晰嘅無障礙標示,包括通往城隍殿同呂祖亭嘅路線。
- 部分狹窄通道(如建築與文物展區)暫未加裝升降機,行動不便者可向職員查詢替代路線。
- 廟外嘅文化景點(如附近嘅印度教徒社區建築)亦有部分無障礙設施,但需預先查詢開放時間。
總括嚟講,跑馬地廟嘅無障礙設施已經比舊時完善,尤其適合想安靜參拜天妃或參與信眾敬拜活動嘅人士。如果計劃帶長者或特殊需要人士前往,建議預先聯絡廟方了解最新安排,確保行程順利。